茶起源于巴蜀,盛于江南。早在南北朝时期,皖南、皖西地区就有种植茶叶的记载。到了唐代,徽州十个山区就有七个产茶,皖西霍山是当时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。宋元时期,徽茶进一步发展,积蓄能量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皇帝故乡的茶叶终于登上舞台中央,成为最耀眼的明星。
明清时期,黄山地区的松萝茶、黄山毛峰、祁门红茶,皖西地区的六安瓜片等先后成为贡茶。其受欢迎程度从国内传至国外,是当时国际茶叶贸易的主要品种。尤其是屯绿、祁红曾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90%以上。
新中国成立后,这两种茶曾一度成为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。 1990年,安徽茶园种植面积达178万亩,占全国的11.2%,仅次于浙江、云南,居全国第三位。到2019年,安徽茶园面积虽然增加到280万亩,但全国排名已经跌出前五名,只能排名第七。更重要的是,茶园面积排名前三的云南、贵州、四川分别达到699万亩、698万亩、575万亩。安徽茶产业规模与名列前茅的差距越来越大。为什么?
一、传统小农零散种植模式
安徽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皖南、皖西山区、丘陵地区。如果去实地考察,你会发现安徽的茶园大多散布在山坡上,成排的大型茶园并不多。这种分散种植模式不仅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,也与茶叶种植管理模式有关。
山地丘陵环境导致茶园面积狭小,平坦茶园很少,多为梯田茶园,无法进行机械操作。茶园现代化水平较低。茶园的管理和采摘完全依靠手工,导致安徽茶叶生产成本远高于四川、贵州等产茶大省,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。
另外,山区耕地面积较小,相对平坦、肥沃的土地多用于种植粮食作物。只有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荒坡才进行种植。每户人均土地不到一亩,好土地上都不愿意种茶。结果,茶树利用一切机会在剩余的土地上生长。例如,在安徽岳西,很多茶园与桑园混在一起。桑园里,零星散落着几棵茶树。可想而知,这种种植方式管理起来有多么困难,产量有多么低。
即使在农业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,但受限于当地的种植环境,安徽茶叶的种植仍以传统的散养为主。茶园产量低的现状难以改变。每户人家都有几十棵、几百棵茶树,有的少,有的多,但都不足以实现规模经济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直接产生了第二个缺点。
二、茶区劳动力短缺
安徽历来是农业大省。但务农收入有限,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放弃土地耕种,进城务工。尤其是山区,人多地少。土地的产出只能填饱肚子,却不能用来改善生活。目前,安徽不少农村“空无一人”,只有一些老弱妇孺留在家乡。
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第一点。安徽茶叶生产种植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,机械化水平不高。所有的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。茶园无人管理,产量无法增加。一些农民甚至举家搬到城市居住,家乡的茶园完全被遗弃和忽视。
到了春茶采摘季节,青壮年劳动力都不在家,只剩下老人在家采茶。从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来看,老年人并不具备优势。很多人的茶园根本无法采收,只能尽量采收。
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请茶工来采摘呢?
首先,当地用工荒不是个别家庭的问题,而是普遍现象。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茶园,如果你不会自己采摘,就不要指望让他们帮忙采摘。
其次,从外地聘请茶工并不划算。由于种植分散,每个家庭的茶园都不大。如果真要雇茶工,最多也就三到五个人。直接从非产茶区招到茶工比较困难。雇用几个人是很困难的。就算请来,包吃包住,工资每天至少也有150块钱,太不划算了。浙江茶园之所以能够雇佣大量茶工,是因为他们的茶园大多是新建的大型茶园,采摘方便、集中度高、需要大量劳动力。安徽茶园分散种植的特点,显然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、成本最小化。
因此,最终的结局是山区很多茶园荒废,单位面积产量低,采摘成本高,市场竞争力弱,逐渐落后于周边产茶省份。
三、安徽茶品种多而不强
安徽作为重要的茶叶产区,不仅拥有黄山毛峰、祁门红茶等全国十大名茶,还有数十种二三线小众茶。在皖南、皖西,一个县、一个乡镇都可能有自己的特色茶产品和品牌茶企业。茶的品种有很多,有好有坏。目前,安徽茶叶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一直陷入“有姓无名”或“有姓多名”的困境。
一方面,安徽拥有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、祁门红茶等多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这些都是以产地命名的,相当于有了姓氏。然而,要真正选出一个特别有实力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是很难的。也就是说,很多安徽茶只能叫越溪翠兰或者桐城小花,而不能叫某某品牌翠兰或者小花。
另一方面,据不完全统计,安徽茶叶企业已注册品牌1000多个。但这些品牌大多规模小、独立,无法形成协同效应,有效对抗外部强大竞争。安徽的几大名茶享誉世界,但安徽的品牌在省外基本上无人知晓。这种品牌与茶品类的分离,导致安徽茶持续走下坡路。
用户评论
封锁感觉
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好!我从小就喝徽茶,觉得它的味道确实不同寻常。为什么安徽不成为第一茶叶大省呢?可能是产茶面积、产量和加工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吧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面瘫脸
这只是数据上的统计而已,不能代表真正的实力!我认为徽茶品质上一点也不差于其他省份的茶,很多名家都非常喜爱。个人更喜欢徽茶的清香内敛、滋味醇厚的特点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哥帅但不是蟋蟀
十种名茶有4种来自安徽,确实让人觉得很惊讶啊!不知道为什么安徽没有成为第一茶叶大省,也许跟推广力度、市场影响还有资金投入有关吧?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米兰
看到标题我第一反应是震惊!徽茶可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品牌,很多人都认可它的品质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更多人关注徽茶,推动安徽的茶叶产业发展。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像从了良
我觉得数据只是表面现象,安徽也有很好的地理条件和优良茶树品种。应该加強科研投入、提高生产效率,以及进行更好的品牌推广,才能让徽茶名扬全国!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凉城°
写得很有深度!我从小喝水仙花茶,感觉它的清香真的很独特。安徽有这么多名茶,可惜还没占据第一大省的地位,这确实令人思考。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的黑色迷你裙
文章分析得很好,让我了解了徽茶在我国的具体地位。不过我也觉得安徽应该学习其他茶叶大省做法,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产品附加值!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别悲哀
十种名茶安徽占4种,这确实很牛啊!但是为什么不成为第一茶叶产省?看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升,希望安徽茶叶产业能越来越好.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栀蓝
徽茶的确很有特色,特别是黄山毛峰,喝过一次就爱上了。我觉得应该加大对徽茶的宣传推广力度,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珍贵的茶品!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陌颜幽梦
数据说不清一切,安徽也有很多优质资源和优秀的茶文化传承。希望能够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,提高茶叶质量,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品牌!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秘密
文章非常客观,分析了安徽茶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,让我对徽茶有了更深的理解!也希望能看到安徽茶叶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!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厌归人
我个人比较喜欢喝龙井茶,觉得它的口感清香醇厚。我认为除了产地条件影响茶叶质量外,还有加工工艺、品尝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是需要重视的。希望安徽能多投入在这方面的改进上!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开心的笨小孩
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,让我想起家乡的徽茶,它的味道确实让人回味无穷!不过我也发现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徽茶,我希望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茶文化!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oО清风挽发oО
虽然安徽没有成为第一大省,但徽茶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。 比如我比较喜欢喝黄山毛峰的味道清香甘醇, 希望安徽可以继续发展茶叶产业,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徽茶的精髓!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青瓷清茶倾城歌
这篇文章真是太切题了! 觉得安徽拥有许多优秀茶品种,应该加强科研和技术投入,提升产能和产品品质,这样才能在全国茶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!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淡抹烟熏妆丶
安徽有大量的优质茶树品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我认为仅仅依靠“名气”是无法成为第一大省的。需要注重品牌建设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,让徽茶走向世界舞台!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