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崂山绿茶,以及崂山绿茶的特点对应的知识点,文章可能有点长,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,增长自己的知识,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
崂山绿茶的特点
崂山绿茶是中国绿茶中的经典名品,香韵醇厚宜人,滋味鲜爽独特。用滚烫的开水,揭开杯盖、提起水壶、倾壶倒水时提腕、压腕,持续三次细水长流,水柱不竭,这道工序叫“凤凰三颔首”。端起茶碗,先观色、再闻香、后品尝;品茶时三刮莫要忘,越刮茶越香。
刮尘:悄悄刮去漂浮的茶料,喝出的是冰糖消融之后的甜美。
刮香:茶味与辅料的滋味超脱而出,甜香味美。
刮茶:露变幽香,淡淡汤色,润喉解渴。
崂山青峰是什么茶
崂山青峰属于绿茶,主要制成崂山绿茶、崂山石竹茶、崂山玉竹茶。
崂山绿茶产量稀少,只有崂山春茶才可以加工制成。崂山石竹茶色泽翠绿,香气馥郁持久,崂山玉竹茶在秋季时采挖,冲泡后的玉竹还可以食用。
崂山茶叶可以制成绿茶崂山茶叶大多制成绿茶,主要可以制成崂山绿茶,崂山石竹茶,崂山玉竹茶。
崂山茶叶哪里买最正宗
正宗的崂山绿茶还要去正规店或有授权的直营店去买,像:万里江、小阳春这些品牌店。每一种茶叶中都富含很多营养元素,崂山绿茶叶也不例外。它里面富含着很多矿物质,人们如果经常喝崂山绿茶可以帮助人们保健身体。
绿茶中都含有微量元素氟,这也是我们牙膏中常见的元素,同时儿茶素也有抑制细菌滋生的功效,减少牙菌斑以及牙周炎的发生,茶叶具有消除异味的功效,还能帮助清新口气。
崂山红茶的发展史
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“崂山绿”,它吸收了山水精华,汤碧色青,品之回味无穷。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崂山茶并不是“坐地户”,而是千里之外移植来的。
1.南茶“北嫁”入崂山
1957年冬,茶苗移植试验,引种的是皖南,浙江良种。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。第一次是从黄山运来的两年生茶苗5000株,次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。
1958年又试行育苗驯化,由杭州引种,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,出苗率达70%左右。茶树入崂山,首选地方是素有“小江南”之称的太清宫林区。
1959年,播种了5万多丛,折合40多亩,由于缺乏管理,仅存活5千至1万多丛。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,引种成功。
日前,在上清宫附近,海拔3000米的一块坡地上,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丛茶树。期间没人管理,但茶苗竟安全越冬,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生长。
2.崂山茶“反客为主”
90年代中后期,崂山茶获得大发展。政府政策扶持,资金支持,技术指导,鼓励种植,改粮为茶。
茶树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,注册商标几十个,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,知名度越来越高,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,崂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。
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“崂山茶节”成功举办,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,万里江,云雾茶等名茶风靡海内外,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。
目前,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。
从第一批茶树“客人”移居崂山算起,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。到今天,崂山“客茶”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。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“坐地户”了。
3.入乡容易随俗难
“南茶北引”成功了,但产地有限,产量很低,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。
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,茶树种植技术有所发展,但技术很不普及,制茶技术只有极少几个人掌握,上市量非常有限。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,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。
关于本次崂山绿茶和崂山绿茶的特点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,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,我们非常高兴。